2018年6月19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邓渝林教授应生物质转化技术研究组(DNL0602)组长张宗超研究员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行交流访问,并做了题为“Low temperatureand high efficiency biomass fuel cell and bio-hydrogen production”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邓渝林教授首先介绍了直接使用天然聚合物生物质如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甚至是柳枝稷和木粉的新型燃料电池,并介绍了目前生物质燃料电池、低温生物质直接燃料电池的瓶颈、多金属氧酸盐等内容,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高性能低温直接生物质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包括如何使用聚合物用作直接燃料、直接生物质燃料电池的工作机制以及制备方法、太阳能诱导生物质燃料电池的机理、液体催化剂燃料电池机理等,该工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次,邓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天然生物质高效转化为氢的通用电解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发了使用不含苯酚的Pt / C悬浮催化剂产生氢气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了高电流,高转换率和非常高的法拉第效率。
报告过程中,邓渝林教授认真仔细地回答了到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开阔了到场科研人员的视野和研究思路。(文,图/姜宏)
